特朗普"轰炸北京"言论再掀波澜:一场大选造势的荒诞剧配资信息与市场分析平台
2025年7月,一段特朗普在2024年5月私人筹款活动中的录音被CNN曝光,将这位前总统的"武力外交"推上风口浪尖。录音中,特朗普声称曾威胁普京:"若进军乌克兰,就轰炸莫斯科",更令人咋舌的是,他竟对中方放出同样狠话:"若武力收台,美国将轰炸北京作为回应"。
数据核验:
该言论确系特朗普2024年大选期间为募款造势所发,彼时其尚未重返白宫,言论无实际政策效力(据CNN 2025-07-09报道)。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曾在2024年10月回应:"若报道属实,上述言论非常丧心病狂"(国防部官网2024-10-16)。这场"复读机式"的威胁,实为特朗普一贯的竞选策略——用极端言论吸引眼球。正如《华盛顿邮报》分析,此类言论"在外界看来就是笑话,只有民进党当局会当真"。
展开剩余70%巴基斯坦24小时撤诺奖提名:从"和平使者"到"战争推手"的幻灭
2025年6月,巴基斯坦政府曾高调提名特朗普角逐2026年诺贝尔和平奖,理由是其"在印巴危机中展现果断领导力"。然而,提名仅24小时后,剧情急转直下——特朗普批准美军轰炸伊朗核设施,此举彻底激怒伊斯兰世界。
关键节点:
6月21日:巴基斯坦官方宣布提名特朗普,称其"阻止了核大国战争"(巴政府X账号声明)。 6月22日:美军B-2轰炸机突袭伊朗福尔多等三处核设施,伊朗称"核计划被推迟一至两年"(五角大楼评估)。 6月24日:巴基斯坦外交部谴责美国行动"违反国际法",撤回提名程序启动(环球网2025-06-29)。巴基斯坦前驻美大使洛迪直言:"此举不反映巴基斯坦人民观点"。更讽刺的是,印度早在6月17日便明确拒绝特朗普的"调解",莫迪政府强调"绝不会接受外部干预"(法新社2025-05-11)。
特朗普的"双面游戏":从台海到中东的武力迷局
特朗普的矛盾行径暴露其真实逻辑:一面以"和平缔造者"自居,一面热衷武力威慑。
台海问题:其"轰炸北京"的威胁被解放军演习轻松化解,正如中华网评论:"不管美国是否出兵,解放军都应做好最坏打算"(2024-06-16)。 中东局势:批准空袭伊朗核设施后,特朗普转脸宣称"促成以伊停火",却被乌克兰国会主席梅列日科当众撤回诺奖提名(新浪网2025-07-08)。数据印证:
伊朗福尔多核设施建在地下90米深处,需巨型钻地炸弹方可摧毁(央视军事2025-06-19)。 美军袭击后,伊朗迅速反击,导弹直指美军卡塔尔基地(百度百科2025-07-06)。这场闹剧最终揭示:当武力成为外交唯一语言,所谓的"和平奖"只会沦为政治工具。
全球视角:看清美国霸权的"特朗普式"衰落
从台海到中东,特朗普的"实力为王"逻辑正遭遇反噬。巴基斯坦的快速撤奖、伊朗的强硬反击、印度的明确拒绝,共同勾勒出国际社会对美国霸权的集体反思。
正如中国国防部所言:"中方发展壮大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"。当越来越多的国家放下对美国的幻想配资信息与市场分析平台,或许才是真正的和平契机。
发布于:山西省炒股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